UN3079 辅导课 3
辅导课时间:周一上午 9 点 (Havemeyer 711) 和下午 6 点 (Havemeyer 320)
助教:Lauren Schaffer (她/他们);电子邮件:1ks2160@columbia.edu
答疑时间:周二下午 5:30 - 6:30,Havemeyer 7 楼。
第 20 章 - 热力学第二定律
I. 什么是熵?
熵 S 是一个描述无序度的状态函数。根据定义,熵的微小变化 dS 等于可逆热流 δq 除以温度 T:
dS=Tδqrev(1)
这告诉我们,一个系统变得更加无序的能力取决于系统的温度。我们可以对两边进行积分,得到一个过程中熵的总变化 ΔS。
ΔS=∫Tδqrev(2)
*注意,在 ΔS 的通用表达式中,T 保持在积分号内。只有在等温过程中,我们才能将 T 视为常数并将其从积分中提出,从而得到:
ΔS=T1∫δqrev=Tqrev(3)
最后,由于 S 是一个状态函数(像 U 一样),任何我们起点和终点相同的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:
∮dS=∮Tδqrev=0(4)
熵决定了孤立系统中一个过程的可逆性。
ΔSrev =0ΔSirrev >0(5)(6)
一个非孤立系统的 ΔS 可以小于 0。
我们将把对理想气体膨胀/压缩的讨论扩展到包括计算不同过程中 ΔS 的问题。
[^0]
II. 热力学第二定律
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,自发过程总是导致熵的增加,或者说更加无序:
ΔStot≥0(7)
其中 ΔStot 是由给定过程引起的宇宙总熵变。分解这个不等式,
ΔStot =0 对于可逆过程 ΔStot >0 对于不可逆(自发)过程
回想一下,Δ 意味着我们正在考虑整个过程的净变化。现在,让我们转换为微分形式来描述熵的微小变化 dS。我们总可以将熵的变化写成由两部分组成:
dStot =dSprod +dSexchange =dSprod +Tδq(8)
其中:
dSprod = 系统过程产生的 dS
dSexchange = 由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交换而产生的 dS
孤立系统:
在孤立系统中,没有来自交换的熵,dSexchange =Tδq=0,因为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热量流动。因此,对于一个孤立系统,
dStot =dSprod (9)
当孤立系统中的熵不因自发过程而改变时,就达到了平衡。这意味着平衡过程是可逆的:
dStot=0(10)
非孤立系统:
在非孤立系统中,dSprocess =0,所以我们必须同时考虑过程项和交换项:
dStot =dSprod +dSexchange =dSprod +Tδq(11)
对于非孤立系统,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写法是克劳修斯不等式,其中对于不可逆过程 dSprod >0,对于可逆过程 dSprod =0。
由于
dSprod ≥0(12)
所以 dStot 必须要么等于 dSexchange =Tδq(当 dSprod =0 时),要么大于 dSexchange =Tδq(当 Sprod >0 时):
dStot≥Tδq↔ΔStot≥∫Tδq(13)
方程(12)和(13)本质上说的是同一件事。
最后一点,非孤立系统趋向于达到平衡。一旦系统处于平衡状态,它就不想离开。想象一杯咖啡在倒入奶油之前和之后。系统从没有奶油的平衡状态,一旦所有东西均匀混合后,就达到了有奶油的平衡状态。孤立系统一旦达到平衡,就不会自发地离开平衡状态。
进一步阅读:
- 第 20-3 节 -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
- 第 20-4 节 - 第二定律、可逆性和自发性
- 第 20-5 节 - 为状态函数构建可逆路径
- 第 20-6 节 - 热机
练习题
-
熵变:四个质量相等、温度不同的固体(T4 > T3 > T2 > T1)被放置在一个绝热室中(与周围环境没有热交换)。每个固体的热容为 C。求四个固体达到热平衡时的熵变。
-
(摘自课本 20-9):计算如果一摩尔理想气体从 1.00 巴可逆等温膨胀到 0.100 巴,ΔS 的值是多少。解释 ΔS 的符号。
-
(摘自课本 20-16):此题通过一个具体例子阐述了条件 dSprod ≥0。考虑图 20.8 所示的两组分系统。每个隔室都与一个不同温度 T1 和 T2 的热储(热储=环境,周围)处于平衡状态,两个隔室由一个刚性导热壁隔开(*刚性导热壁意味着热量可以在隔室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传递,但体积不会有变化——即没有 PV 功)。
隔室 1 的总能量变化(以热量形式)为:
dq1=deq1+diq1
其中 deq1 是与热储交换的能量(以热量形式),而 diq1 是与隔室 2 交换的能量(以热量形式)。类似地,隔室 2 的总能量变化(以热量形式)为:
dq2=deq2+diq2
对于两个隔室之间的热交换,隔室 1 损失的能量是隔室 2 获得的能量,反之亦然:
diq1=−diq2
图 20.8
一个两隔室系统,每个隔室与一个(基本上是无限的)热储接触,一个在温度 T1,另一个在温度 T2。两个隔室由一个刚性导热壁隔开。
a. 我们要证明,这两个隔室系统的总熵变为
dS=dSexchange +dSprod =T1deq1+T2deq2+diq1(T11−T21)
其中 dSexchange =T1deq1+T2deq2 是与热储(周围)交换的熵,而 dSprod =diq1(T11−T21) 是由两隔室系统产生的熵。
b. 证明条件 dSprod ≥0 意味着热量自发地从高温流向低温。dSexchange 的值没有限制;它可以是正、负或零。
-
(摘自课本 20-26):计算如果一摩尔理想气体从 10.0 巴的初始压力膨胀到 2.00 巴的最终压力进入真空,系统的熵变 ΔSsys、周围环境的熵变 ΔSsurr 以及总熵变 ΔStot 。
(*提示:如果周围是真空,我们能对 ΔSsurr 说些什么?另请注意,向真空膨胀是不可逆的,因为根据定义,真空的 Pext =0。)
有用公式:
热力学第一定律:dU=δw+δq↔ΔU=w+q
压力-体积功:w=−∫Pext dV
焓:dH=dU+PdV+VdP↔H=U+PV
CV=(∂T∂U)V↔dU=nCVdT=qV
CP=(∂T∂H)P↔dH=nCPdT=qP
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内能:⟨E⟩=Uˉ=23RT(每个自由度 21RT)
dS=Tδqrev ↔ΔS=∫Tδqrev
状态函数:U,H,S,CV,Cp
路径函数:δq,δw
[^0]: 如果一个过程出现在 PV 图上,它总是可逆的!! 参见问题 20-6!!